收录于话题
#赚钱#生意经#李嘉诚#巴菲特
01
前几天,一条新闻就冲上热搜。西安一位外卖小哥,因为暂时没了收入,已经断供几个月,遭银行收回房产。外卖小哥坐在街头哇哇大哭。
很多人看了视频,都忍不住同情这位小哥。要知道,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,一套房子可能就是全部。辛辛苦苦供了这么多年,如果真的被收回拍卖,说不定还会倒欠银行的钱,这岂不是太惨了。
的确,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如果遇到大环境不好,或者自己的身体或工作出点问题,一套房子几千块的月供,就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可是,同样是经济环境不好,依然有人在大赚特赚。比如我们小区,前一阵就开了一个连锁药房,生意火爆到不行;再比如,某朋友的服装生意,不但没受到影响,反而逆势而行,越来越好。
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思维,那就是逆势而动的思维。正是这个思维,让许多少数人成为巨富,让大多数普通人依然是普通人。
具体是怎样一个思维呢?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就能明白。
02
华人首富李嘉诚做生意常常和别人有一个不同的点。那就是,在别人过度涌入一个行业的时候,他反而选择退出;在别人全都不看好的时候,他反而会进场。
比如2000年上半年,李嘉诚做出了很多人认为荒唐的事,就是在第三代电话业务发展态势正好的时候退出了德国、瑞士、波兰和法国等之间的电话经营竞标,因为他认为第三代电话业务虽然发展得不错,可是在商家的追捧中,他的竞标价已经超出了能盈利的范围,所以自己选择退出。
事实证明,李嘉诚的判断是对的。第三代电话业务很快进入低谷,等到大家对该市场不热捧时,李嘉诚又出人意料地回到了这个领域,以90亿美元的高价取得了英国和意大利第三代电话的经营权,意图抢占未来第三代移动电话的经营权和市场。
其实,李嘉诚像这样逆势而为,逆人性而为的行为,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90年代香港金融危机的时候,许多香港人大量抛售物业,移民海外,造成香港地产行情一落千丈。那个时候,香港地价和房价,可以说都便宜到了最低点。这个时候,李嘉诚反而选择大量购进物业。因为他依然看好香港未来的发展。
几年后,香港金融危机过去,房价翻了好几倍,李嘉诚趁机抛售手中的物业,赚得盆满钵满。
03
股神巴菲特有一句话:“别人贪婪时我恐惧,别人恐惧时我贪婪”,说的也是这个道理。
就拿股票来说,当连街头买菜的大妈都在谈论股票行情如何如何好的时候,可能已经到了市场过热的时候,也是最危险的时候。
而巴菲特本人,在进行股票投资的时候,也一直谨守这个思维。那就是,当一个市场过热,或股票市场整体过热的时候,他就知道危险已经悄悄来临,就开始一步一步战略性退出了。而大多数人,刚好相反,股票行情大涨的时候,纷纷蜂拥而至,都想要大赚一笔,结果随后就遇到下跌,然后被套牢。
而行情不好的时候,那些厉害的人都在悄无声息地吸纳,而大多数散户,则刚好相反,往往都割肉退出,常常是当了一把韭菜,养肥了别人而已。
这一点智慧,看起来差别不大,却造就了巨富和普通人的巨大差距,也就能够解释,世界上富人为什么那么少,而穷人却那么多。
04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
“论其有余不足,则知贵贱。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。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财币欲其行如流水。”
意思是说:
你看,这是不是和大多数人的思维刚好相反?
为了说明这个道理,司马迁还举了白圭的例子。白圭是西周人,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。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,他就收购;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,他就出售。谷物成熟时,他买进粮食,出售丝、漆;蚕茧结成时,他买进绢帛绵絮,出售粮食。
因为善于观察形势,把握时机,白圭成为了当时人们经商致富的典范,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。
而如果放到现代来看,李嘉诚和巴菲特,这两个不同国家、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,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提到的这种策略。那就是,把握事物盛衰更替的根本道理,做出跟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选择,并最终超越了绝大多数人,成为巨富。
相信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仔细琢磨,一定会有所收获。